因为巴林站取消,所以澳大利亚站成为今年F1揭幕战。巴林站具体举办时间在5月1日公布。
1、巴林大奖赛(巴林国际赛车场)(取消比赛)
2011年3月11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3月12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3月13日(周日):决赛
2、澳大利亚大奖赛(阿尔伯特公园赛道)
2011年3月25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3月26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3月27日(周日):决赛
3、马来西亚大奖赛(雪邦赛道)
2011年4月08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4月09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4月10日(周日):决赛
4、中国大奖赛(上海国际赛车场)
2011年4月15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4月16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4月17日(周日):决赛
5、土耳其大奖赛(伊斯坦布尔公园赛道)
2011年5月06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5月07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5月08日(周日):决赛
6、西班牙大奖赛(巴塞罗那赛道)
2011年5月20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5月21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5月22日(周日):决赛
7、摩纳哥大奖赛(蒙特卡洛赛道)
2011年5月26日(周四):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5月28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5月29日(周日):决赛
8、加拿大大奖赛(维伦纽夫赛道)
2011年6月10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6月11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6月12日(周日):决赛
9、欧洲大奖赛(瓦伦西亚赛道)Spian
2011年6月24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6月25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6月27日(周日):决赛
10、英国大奖赛(银石赛道)
2011年7月08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7月09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7月10日(周日):决赛
11、德国大奖赛(纽伯格林赛道)
2011年7月22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7月23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7月24日(周日):决赛
12、匈牙利大奖赛(匈格罗宁赛道)
2011年7月29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7月30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7月31日(周日):决赛
13、比利时大奖赛(斯帕赛道)
2011年8月27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8月28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8月29日(周日):决赛
14、意大利大奖赛(蒙扎赛道)
2011年9月09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9月10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9月11日(周日):决赛
15、新加坡大奖赛(新加坡赛道)
2011年9月23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9月24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9月25日(周日):决赛
16、日本大奖赛(铃鹿赛道)
2011年10月07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10月08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10月09日(周日):决赛
17、韩国大奖赛(韩国国际赛车场)
2011年10月14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10月15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10月16日(周日):决赛
18、印度大奖赛(新德里国际赛车场)
2011年10月28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10月29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10月30日(周日):决赛
19、阿布扎比大奖赛(亚斯码头赛道)
2011年11月11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11月12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11月13日(周日):决赛
20、巴西大奖赛(英特拉蒂斯赛道)
2011年11月25日(周五):第一次练习赛、第二次练习赛
2011年11月26日(周六):第三次练习赛、排位赛
2011年11月27日(周日):决赛
2011赛季共有12支车队参赛
车号 | 车手 | 国籍 | 车队 |
1 | 维特尔(Sebastian Vettel) | 德国 | 红牛 |
2 | 韦伯(Mark Webber) | 澳大利亚 | 红牛 |
3 | 汉密尔顿(Lewis Hamilton) | 英国 | 迈凯轮 |
4 | 巴顿(Jenson Button) | 英国 | 迈凯轮 |
5 | 阿隆索(Fernando Alonso) | 西班牙 | 法拉利 |
6 | 马萨(Felipe Massa) | 巴西 | 法拉利 |
7 | 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 | 德国 | 梅赛德斯GP |
8 | 罗斯伯格(Nico Rosberg) | 德国 | 梅赛德斯GP |
9 | 海德菲尔德(Nick Heidfeld) | 德国 | 莲花-雷诺 |
10 | 佩特洛夫(Vitaly Petrov) | 俄罗斯 | 莲花-雷诺 |
11 | 巴里切罗(Rubens Barrichello) | 巴西 | 威廉姆斯 |
12 | 马尔多纳多(Pastor Maldonado) | 委内瑞拉 | 威廉姆斯 |
14 | 苏蒂尔(Adrian Sutil) | 德国 | 印度力量 |
15 | 迪雷斯塔(Paul di Resta) | 英国 | 印度力量 |
16 | 小林可梦伟(Kamui Kobayashi) | 日本 | 宝马-索伯 |
17 | 佩雷斯(Sergio Perez) | 墨西哥 | 宝马-索伯 |
18 | 布米(Sebastien Buemi) | 瑞士 | 红牛二队 |
19 | 阿古尔苏拉里(Jaime Alguersuari) | 西班牙 | 红牛二队 |
20 | 特鲁利(Jarno Trulli) | 意大利 | 莲花 |
21 | 科瓦莱宁(Heikki Kovalainen) | 芬兰 | 莲花 |
22 | 卡斯基杨(Narain Karthikeyan) | 印度 | HRT |
23 | 里尤兹(Vitantonio Liuzzi) | 意大利 | HRT |
24 | 格洛克(Timo Glock) | 德国 | 维珍 |
25 | 迪安布罗西奥(Jerome d Ambrosio) | 比利时 | 维珍 |
这里仅对F1相关列出重要规则
(1) 失速尾翼(F-ducts)与双层扩散器的禁用
过去2个赛季,F-ducts和双层扩散器一直是各个车队频繁使用和不断更新的技术套件,而这两年来FIA对于这两个套件一直未作出十分明确的概念定义和规范标准。但是2011赛季开始,这两种动力套件将被禁止使用。
不仅如此,鉴于F-ducts的工作原理,FIA还进一步说明了:车队中,任何通过车手的身体动作,来调整空气动力效应的赛车系统、配件和措施,在下赛季开始,也将被明令禁止。
(2) 倍耐力轮胎
10赛季结束,在F1服役了13年的普利司通轮胎彻底告别了赛场。取而代之的,是意大利老牌轮胎厂商——倍耐力,将在11赛季成为新的F1指定轮胎供应商,合同为期3年。
(3) 新设计——可变式尾翼
有关新赛季赛车可变式部件的规则,FIA批准了新引入的车体部件:可变式尾翼。
新赛季,车手们可以在座舱内操控可变尾翼,通过调整尾翼角度、变化范围,以起到超车效果。
不过,车队对可变尾翼的使用是受到限制的。根据目前的提案规定,整套可变尾翼受电子系统监控,只有在后车距离前车小于1.0秒的范围内才可使用,一旦车手违反此规定,可变尾翼将不会工作。
另外,目前可变尾翼只限在练习赛和排位赛中使用,这套配件将和KERS系统结合,在下赛季起到提升超车的效果。当然,可变尾翼和KERS系统不受强制性安装。
(4) KERS归来
在2009赛季,F1曾经使用过KERS系统,在11年新赛季,它将重新回归赛道,各支车队就此也在10赛季相互间达成一致。
KERS全称动力能源回收系统(Kinetic Energy Recovery Systems),它能将赛车在行进中浪费和损失的动力能源召回,并转化为电能,为赛车提供额外马力,尤其在直道上会表现出明显的推动力。当然,在新赛季可能会对KERS系统的最大输出动力作变更。
不过对于车队工程师而言,如何安装KERS成了他们的难题。09赛季当时还允许车队赛中加油,自从去年被禁止以后,赛车的油箱体积大出许多,使得车队要想在车厢里找出合适的空间,摆放与KERS相关的电池组配件变得艰难。所以,万一今年的赛车体积出现明显扩大,这将不足为奇。
好的方面是,新赛季赛车的最小配重,将从20公斤提升到640公斤,这就预示着车手不会为车体超重而接受处罚。
(5) 2013引擎规则
从2013年开始,F1赛车将使用1.6升的4缸涡轮增压引擎,取代当前的2.4升自然吸气V8引擎,这是既V10引擎缩水至V8后,F1赛车引擎的再次缩水。
按照FIA发布的决议:新引擎的燃油喷射压力最高为500巴,峰值转速12000转/分。配备能量消耗监控系统和KERS,在维持当前动力输出水平的情况下,将燃油消耗降低35%。与此同时,2013年,每位车手每个赛季的引擎使用数量将从当前的8台变为5台,一年之后进一步减少为4台。
F1目前使用的2.4升自然吸气V8引擎从2006年开始引入,最高转速为18000转/分(人为限制),峰值功率约750马力,每位车手每个赛季可以使用8台。2006年之前,F1使用的是3.0升的V10引擎,功率一度逼近1000马力。
国际汽联将F1引擎的排量一降再降,是为了顺应节能低碳的社会趋势。F1曾在上世纪80年代使用小排量的涡轮增压引擎,当时1.5升的直四引擎功率输出可以达到1300匹以上。
(6) “车队指令”合法化
在10号的赛车运动理事会上,还宣布“禁止使用车队指令”这项规则将从2011年开始被废除。但是如果FIA认为车队的行为有损运动形象,仍然可能会对车队实施处罚。具体以国际运动法典151c为参照。
世界汽车运动理事会在会后发表的声明中写道:“删除禁止使用车队指令的条款(39.1);但是车队必须记住,任何可能导致运动形象受损的行为,将按照国际运动法典151c和其他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FIA还说,从2010年开始,所有的车队指令将允许在比赛转播中被播放。
(7) 禁止通宵调车
周五练习赛后,大车队的机械师一般都会通宵工作调校赛车。在2011年通宵熬夜调车将被禁止。
新规则写到:“P1和P3开始时间之前的两个十小时之内的前两个六小时,不允许任何车队相关人员操作赛车。”
也就是说:如果FP1周五10时开始,周五0时至周五6时不允许调车;如果FP3周六11时开始,周六1时至周六7时不允许调车。
对此,FIA规定每个赛季每支车队拥有4次通宵调车特赦权,避免意外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