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吧新闻

比归比,骂归骂,别瞎比,别乱骂

2020-07-14 20:45:35 来源:零点吧

近日,人人网及美团网创始人兼CEO王兴关于国内球员的一番言论引爆互联网,甚至几乎惹起了足球圈的“众怒”。王兴以自己22年前在清华上体育课为背景,表示当时有不少男同学在三千米跑中能跑进12分钟以内,获得满分。而中国男足考核球员的12分钟跑,有不少本土大牌球员跑不过及格线两千八或者两千九。最终王总给出了这样的结论:专业球员跑不过清华普通男生!

?王兴在某社交媒体吐槽国足

批评国足可以,没必要妄下定论

王兴的吐槽和嘲讽,引来了足球圈内人士不满和反击。著名足球评论员黄健翔连发两文进行反驳。黄健翔写道:“说国足跑不过清华普通男生的,第一是完全不懂职业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水平,常人根本无法承受,一般人真跑不过他们。第二是不知道现在的普通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大概他多年平常根本不关心这些消息,没看到那些非体育专业或者非特长生的学生跑个步都会休克会晕倒会呕吐的新闻。第三是不懂足球是一项复合运动,不是单比跑的。现在,踩中国足球似乎是一种很安全很捡便宜的噱头。”

黄健翔微博截图

随后,对于随意吐槽与批评中国足球,黄健翔也表达了观点:“有些批评者表现出一种切割心态,仿佛中国足球不是中国的不是中国人的,至少是其失利和引起的耻辱感是与批评者自己无关的。殊不知中国足球搞成啥样,恰恰是整个社会,国家民族文化教育精神思想等等全方位的折射和缩影。足球运动大而全,恢弘而精致,团队与个人,大系统和小天赋,场内场外需求风险千变万化错综复杂,所以才是世界第一运动。球场小社会,社会大球场。”

刘建宏在教育和大环境方面进行了“还击”:说起来,中国教育就很好吗?清华北大可以名列百强的排名也遮不住中国教育底色的苍白。进不了世界杯的无奈和得不到诺贝尔的无奈,究竟哪个更让人无语呢?说到底,体育的萎靡和教育的理念与功能性缺失,影响到的永远是我们的年轻人,一年一年,一代一代。”

刘建宏微博截图

前国足队长马明宇也表明观点:“12分钟跑的测试,只是检测球员的一项指标,但不是衡量一名球员优秀与否的标准。王兴的说法有点外行,我觉得他对足球不了解,以偏概全。”

随后董方卓在微博上发布视频隔空喊话王兴,并“约跑”王兴一较高下,“王总,要不这样吧:咱们就比比让你震惊的行业低标准的12分钟跑。如果我输了,就给美团当一个星期的骑手,送外卖,体验一下“高标准”;如果你输了就去董方卓的足球夏令营当一天营员,体验下足球行业的标准,究竟是不是低到让你震惊。”

董方卓发布的视频截图

“大帝”李毅也在直播中进行了反击,他表示:“但凡有点思想的人,都不会说出这种话来!”在李毅看来,王兴对于足球并不了解,其说法毫无依据,如果像梅西、C罗这些业内顶尖人物给出这样的评价,还可以理解,但王兴是“一个连越位都弄不明白的人“,根本”没有资格”去评价国足。

李毅和尹鸿博在微博上也进行了反击

翻体测旧账,我们究竟想谈论什么?

王兴的几句吐槽,把一个已经沉了很久的问题,又翻了上来。

90年代,体测曾是中国足球每年必提的热词,因为确实尴尬,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著名国脚”、“著名球星”倒在体测及格线前,失去比赛资格。那些年,不乏为没过关的“技术型球星”鸣冤叫屈者,为过不了关的职业球员涂脂抹粉者,甚至到今天,还大有人在。

王兴的吐槽,代表了很多球迷的困惑,为什么,普通体育爱好者稍微练练就能过关的东西,会生生卡死一大批中国的“职业球员”?一个连普通人都跑不过的“职业球员”,怎么可能令人相信他们能顶得住足球场上高强度的体力消耗?更奇怪的是,为什么会有一大批反对者,跳出来指摘体测的“不科学”?

为球员叫屈,反对足协体测的声浪,倒是不难解释。反对者中,有的是球队球员的线,平时为采访便利得搞好关系,足协触动球员奶酪,当然为球员说话了。有的是纯粹为反对而反对,总之,逢足协必反——如果国足不跑圈了,他一定会指责足协为什么不体测,不跑圈?

今天,体测已经不再是个问题,中国足协已经不把体测视为强制约束球员的手段。长沙之夜,世界杯预选赛里皮率国足第一次在正式大赛上1比0击败压在中国足球头上几十年的韩国队,我们的将士能跑能扛,对素以狂跑著称的韩国人,一点不落下风。

2017年3月23日,国足在2018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中1比0击败韩国。

可是,王兴说的那个时代,国足见了韩国队,那真的叫耗子见了猫,见一次被人灭一次。鸣冤叫屈的那些“技术型球星”,在打西亚、打日本时兴许还能闪光——很简单,人家玩技术,不跟你斗狠呵!而一碰到韩国伊朗,马上跟豆腐撞墙似的,人家就是简简单单跑死你,扛死你,你的那些“技术”,立马消失不见。

体测,是原中国足协主席年维泗,退出足球圈前以个人声望推出的最后一项举措,当然很多反对,更有很多不解:你都快退休的人了,为什么还要干这种得罪一大批人的事情?但是年老以他对中国足球的一腔热血与责任心,顶着压力强推12分钟跑。

年维泗(左)

年老心里很清楚,球员反对体测,因为不过关会取消比赛资格,一年损失至少几十万,他当然发急;教练也有不少反对,他们明知国内足球平时训练质量低下,但是又怕那些“主力”不过关,打不了比赛,影响自己成绩,丢了自己的位子。

中国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都是如此,一丢丢的改革,只要触动到某个阶层的利益,立马寸步难行。小小的体测,只是小小的中国足球在不知道如何提高的情况下,无奈跨出的一小步,就是这样一小步,也有无数反对!

年老在位时的第一次体测,是试点性的,结果很多球员马上原形毕露,跑不动了,靠人在身后推着跑,于是有人发问,这样推着过线也能算及格?当时的体测人员缺乏经验,顺口回答“推一点可以”,结果口子一开,不可收拾,所有球队立马都偷工减料,前拉后推,洋相百出。

1994职业联赛开锣,体测正式推出,这下子让人见识到中国足球真实的底!400多名甲A甲B球员,竟有接近百人不过关!过关的很多人也狼狈不堪,倒在地上呻吟翻滚,连早饭都吐了出来。

12分钟3000米跑,它无情地扒下了中国足球的遮羞布,原来中国的职业球员,基本素质这么差!

现实是无情的,当年体测,实际上已经非常照顾球员了——它不是训练完了再跑,而是早晨起来,吃过早饭后跑,跑的时间根据上一年各队联赛排名。不过关可以补测,一年里补测可有多次,这样都通不过?

原上海队老帅方纫秋透露,60年代,国家队训练基地与国家女乒隔邻,当时所有运动队都搞“三从一大”,乒乓球队那些小姑娘,12分钟过3000米根本不成问题!可是打乒乓用得着什么跑圈?人小姑娘就当练个意志!

国际米兰老领队奥里亚利,1982年世界杯决赛主力,他带队的效果就特别好,为什么?因为他五六十的人了,依然跟着一帮职业球员跑圈,而且能跑队列头里!这对球员是个极大的刺激与督促,作为职业球员,我不能连一个五六十的老头都跑不过!丢不丢人呵!我要脸的好伐!

曲培兰,60年代中国青年女排队长。在中国体坛,女排精神是一面光辉的旗帜,她并不仅仅是郎平那一代人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开始的。彼时大松博文执教日本女排,以极限训练法,把日本女排打造成东洋魔女,在大松博文的墓碑上,刻着中国人很熟悉的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他手下的球员,靠着不要命的吃苦,练成了世界冠军。那时候中国女排的水平还很低,怎么办?我们可能水平不如她们,但是我们的吃苦一定要胜过她们!当时日本队的极限训练纪录是,连续滚翻接球400次,中国女排就提出,我们要达到500次!这个任务,就落在曲培兰身上。

可是,60年代国内体育设施条件还很差,能有几座带木地板的体育场给你练球?所以,曲培兰的极限滚翻500次,选择在了北京101中学的三合土上!东洋魔女的极限是400下,曲培兰在超过日本人的时候,已经木然了,机械地在做每个动作,运动衣破了,胳膊肘破了,双腿因为摩擦鲜血淋漓,连负责扣球的男陪练也累了换人,而曲培兰继续在滚翻着,每次滚翻后挣扎着站起来,继续下一次!终于,500次达成的时候,全场为曲培兰欢呼!即使我们在比赛中还打不过日本女排,但是这个世界纪录是我们的!在这个角落,我们战胜了她们!

当然,“科学”角度,你完全可以说,极限滚翻没有多少意义,没有多少“技战术”含量,中国女排和曲培兰,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我们为什么旧事重提?为什么中国足球总是谁都想来踩一踩?因为,我们希望在你们身上,至少能看到一点这样的精神。

12分钟跑真的适用于职业球员吗?

王兴虽然并没有说现在,也没有明说足球是比谁能跑,只是吐槽了体测的行业标准。然而,彼时中国足协的12分钟跑和清华大学的12分钟跑一样吗?

首先,1994年职业联赛成立后,中国足协要求每个赛季前对球员进行统一的体能测试,12分钟跑作为其中一项,测试地点在海拔1888米的海埂基地,海拔高度的区别让两个12分钟跑不能相提并论。

其次,清华大学的12分钟跑,是以库伯测验法(即12分钟3200米)作为体测的主要衡量标准。库伯测验法的核心是在12分钟内跑完3000米的跑者,被评为体能优秀。这考量的是被测试人员根据12分钟时间段,线性输出体能的能力。库伯测验法的优势在于,在一个训练时间周期内,对训练人员的有氧耐力测试,以及初步的体能基础衡量。如果是训练不系统的业余球员,通过库伯测验法奠定体能基础,尤其有用。

而职业球员在足球比赛中,大量体能用在无氧耐力中,包括高强度的身体对抗,连续的、高频次的有球技术运用,高频次、高强度的无球跑位加速、冲刺、折返等。因此,12分钟跑对于职业足球运动员并不适用,只能说在当时缺乏足够的定制型训练环境和训练方法的情况下,12分钟跑成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在今年春季备战期间,足协也是要求各支球队进行春季大练兵,各支球队也都顺利完成了12分钟强度跑、YOYO体测等这些传统的体测项目,为的就是保持球员们的体能状态,而目前16支中超俱乐部的球员都可以超水平完成该测试标准。

周刊观点

本刊总编辑安然也对此发表了看法:美团老总王兴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的吐槽引发了轩然大波,他的评论并不让我感到意外。这里面有几方面原因:

第一,彼时,一些体能不太好的男足队员“跑”不过清华学生,可能真是事实——体能“老大难”的球员的确存在,且那时中国青年的身体素质普遍比现在要强。

第二,中国足球的形象和社会地位不高,这是多年以来的事实,近年也没有发生过改变——没办法,关注度高,成绩差。

第三,真正了解中国球员,说大一点,真正了解中国足球人奋发努力的“圈外人”其实并不多——一提起中国足球,尤其是和足协、国足有关的话题,负面评论已形成一种“风气”。

作为一名普通球迷,王兴的评论或许平淡无奇,毫无新意。但他特殊的身份,让这段话成为了平地惊雷。中国足球想说:“我们是有问题,但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也有自尊!”换个角度看,不如让这番话当作对中国足球人的激励吧?

本文作者:梁熙明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