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VS乌拉圭复盘:梅西需要重新站回属于他的位置
比赛时间:2015-06-17 15:15:19 来源:零点直播吧
美洲杯小组赛B组的第二轮继续进行,这场阿根廷和乌拉圭之间的比赛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决定本组头名的归属。而首战意外被巴拉圭追平的阿根廷对于本场比赛可谓志在必得。而主教练马迪诺对于本场比赛的先发也进行了多处的调整,首先是把阵型从433逐渐变成一个类似于4231但又能随时切换433的站位。比格利亚和萨巴莱塔也取代了首先比赛中的巴内加和隆卡利亚。
1. 马迪诺调整对于阿根廷带来的益处
比格利亚出场,调和中场平衡
首先,马迪诺在第二场比赛中,的确吸取了首场比赛中的教训。拿下巴内加,派上比格利亚。这样一来,中场就出现了2个可以负责防守和覆盖的球员。相比马诺身前安排巴内加和帕斯托雷这样2个同样爱拿球,又喜欢进攻的中场来说,至少保证了中腹防守密度和到位率的一个基础。
并且,比格利亚的传球能力还是不错的。他在中场的好处在于他出球很快速,不拖沓,帕斯托雷和巴内加的组合拿球之后都爱停顿,这样一来不利于梅西第一时间拿球,或者由梅西来发动进攻。
过多的持球点,反而让球队进攻的组织变得支离破碎,而比格利亚的出现,不但加强了禁区正面的防守密度,也加强了球队后场出球的速度和流畅性,这一点来说,马迪诺的改变还是很成功的。
这球就是比格利亚非常顺畅地快速转移球,不拖沓,利用梅西吸引对手的防守后,他就跟拉基蒂奇一样,通过他的无球移动覆盖保护和及时的分球,将进攻的速度带起来。这就比第一场时候,中场各个都是持球点,要畅快的多了。
激活帕斯托雷,增强中场创造力
而马迪诺的第二项调整就是对于帕斯托雷的使用。马迪诺通过让梅西拉边和回撤,吸引对手的防守,而给帕斯托雷营造出一个真空的持球机会。
帕斯托雷嵌在梅西吸引的防守力量和对手禁区内的中卫之间。而将这块核心区域交给帕斯托雷来经营。
这次帕斯托雷拿球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3个白色的乌拉圭球员都在他的身后。这个球是梅西吸引3人防守包围圈后传给帕斯托雷的,然后帕斯托雷面对的是前顶的乌拉圭2个后卫,他马上分球给到边路换位过来的迪马利亚。
这次依然是这样,梅西内切后传给被乌拉圭放空的帕斯托雷,帕斯托雷又在禁区正面持球,然后迪马利亚的边路其实有巨大的空挡,但是这次帕斯托雷选择了自己的远射。
帕斯托雷在这片核心区域的问题就是他比之梅西,个人的射门得分能力要弱了太多。然后他的传球选择比之梅西也要逊色不少。那给予帕斯托雷这样的优待是否合理呢?
这次的进球依然如此,梅西把球送到禁区前的帕斯托雷脚下,由帕斯托雷来发起进攻的关键一传。
帕斯托雷的摆脱能力的确相当不俗,这次阿奎罗也展现了他很好的扑球门的能力。终于打破了僵局。
2. 梅西在阿根廷的定位到底是什么?
梅西在本场比赛进入30米区域的传球太少了,他在阿根廷完全没有如巴萨时期的战术核心地位。他更像是给帕斯托雷在当一个副手,而更多地将球推进到禁区前,然后交付给帕斯托雷来完成最后进攻的发起和选择。
梅西在巴萨虽然打的是右边路。但是他真正的角色是一名影锋,或者说是巴萨最后一攻的决定者。
巴萨通过让阿尔维斯这样一名擅长连续传球,连续移动接应梅西的球员出任右后卫,这才使得梅西在右边锋的位置上有了战术意义。
梅西在巴萨的边路,更多的是方便他拿球,而梅西一旦持球后,巴萨的右路球员,拉基蒂奇和阿尔维斯都是要通过连续接应和无球移动来帮助梅西下一步的动作。
因此,梅西在右边路持球后,可以直接发起进攻组织,并且一路推进到中路禁区前,苏亚雷斯作为中锋,要为梅西顶住对手的中卫,将禁区前的核心组织地带交付给梅西,梅西可以选择自己的射门突破,或者传球给后点的内马尔。
梅西很多时候似乎就是被禁锢在右边路,因为中路他最擅长的位置被帕斯托雷占据了,而他在边路持球后,没有可以接应他的右后卫(萨巴连续接应传球能力跟阿尔维斯不能比),帕斯托雷占据位置后,比格利亚也不可能前插再去为梅西扯空挡。
这样一来,梅西就成了帕斯托雷的僚机,为帕斯托雷制造空间了。这样一来,的确帕斯托雷踢的很好,打出了很高的水准,但是梅西失去了在禁区前,完成最后一传的机会,也远远离开了球门,不能获得射门的机会。
这是上半场梅西为数不多的一次压入禁区的持球机会。这本该是梅西最喜欢的位置和属于他的区域,而自然进入这里后,梅西的威力就能真正施展出来。
可惜阿奎罗这次腰腹的发力不足,没有能够将这次机会把握住。
而在下半场,帕斯托雷被换下后,梅西开始更多地出现在他喜欢的位置。
这次特维斯给出的倒三角,梅西在禁区前完成了一脚发力极好的射门,可惜被穆斯莱拉扑出底线。
诚然,使用帕斯托雷是一招非常明智的做法。这是一名可以跟梅西之间产生默契和配合的球员,但是他的活动区域不应该完全取代梅西最习惯的位置。
上半场阿根廷最好的几次进攻,都是迪马利亚移动到右路,让迪马利亚拉边,梅西内收,然后阿奎罗顶住中卫后,给右路肋部留出一大片的攻击空挡。
迪马利亚也是跟梅西之间有不错默契的球员,但他缺乏冷静的头脑和思考的能力。他跟梅西越靠近,通过梅西的思维来带动他踢球,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反之,两人散开两边,让帕斯托雷来支撑整个进攻的运作,只会让迪马利亚陷入乱踢的境地。
或许,对于马迪诺这样的安排。我只能理解是,他在小组赛阶段并不打算让梅西出任阿根廷的进攻核心,以此来给梅西减负,减少对梅西的消耗。这是否会是梅西淘汰赛大爆发留下的伏笔呢?
但是,他曾经在巴萨的时候,也曾经通过让梅西拉边来减负,并且减少梅西的攻击权限。然后指望梅西在75分钟后发力,但梅西因为之前比赛踢的有点茫然,最后时刻的发力往往效果极差。
3. 防守端正面密度加强,但是头球出现危机,中卫的防守注意力要提高。
第一场比赛中,阿根廷暴露出的是防守端退防到位率低,正面防守太稀薄的问题。本场通过比格利亚的出场得到了很好的缓解。
但是,这场比赛中,阿根廷的中卫组合又暴露出他们的另外一大缺点。就是加雷和奥塔门迪都是很凶猛的类型,他们的注意力和位置感都一般,防守端他俩更多还是各自为政,无法很好地形成默契。
这次乌拉圭的角球,落点下来,阿根廷中间2,3个人挤做一堆,但是没有一个人绕前干扰乌拉圭的球员。结果对手前点轻松争到皮球,还好偏出了门框范围。
这次乌拉圭的传中也是如此,2个中卫一起挤到了前点的人身后,乌拉圭2个点就是在2个中卫前后。
阿根廷2个人都不能有效地干扰对手的2个点,最后是右后卫萨巴莱塔内收,勉强干扰了对手的头球,使得对手顶偏出界。
而乌拉圭最好的机会出现在全场的75分钟,对手威胁并不特别大的远射。阿根廷的2个中卫都收到了前点,而萨巴莱塔因此内收到中路,后点2个白色乌拉圭球员被完全放空。
幸好乌拉圭跟阿根廷一母同胞,隔着一条拉普拉塔河的兄弟们下不了狠手,小禁区前的空门一脚踢飞。不然阿根廷真的有可能出现小组第一旁落的尴尬了。
此战过后,阿根廷2战1胜1平积4分,小组第一,最后一轮面对2战皆败的牙买加,或许阿根廷雪藏梅西,输球后以小组第三的身份去到上半区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至少,阿根廷拥有了充分的选择对手的权利和余地。而很快,淘汰赛就要到来了,留给马迪诺调整和试验的机会已经不那么多了,阿根廷第二场的人员配置至少比第一场合理的多,但是对于梅西的定位依然有着令人难以理解的疑惑。当然,这在另一方面,也成为了后续继续看好阿根廷的一个理由吧。
(专栏作者:布冯的手套)
专栏更多文章:
不改革=自杀,帕尔马的意甲之殇
里皮,教练里他算老几?
恩里克VS瓜迪奥拉,哪个才是最强巴萨?
忠诚已成当今足坛奢侈品